【特別報告】「美食天堂」褪色 如何說好故事?
2022年11月11日

撰文:李潤茵 本刊記者

「疫情後,即使兩餸飯店數量減少,也會記載在本港飲食文化史上,成為其中一種類型的食店,作研究對象,形同茶餐廳、冰室及茶樓。」蕭欣浩是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講師,研究本地飲食文化逾十載。

文化轉為商機

飲食文化研究什麼?簡單而言,就是它與歷史、習俗及社會等的關係,「近20年,相關研究在亞洲發展很快,尤其是中國,很有意識地將文化轉為利潤,宮廷劇便很考究,大眾透過娛樂認知後,產生良性循環,既形成商機,也容納深度文章」。

從學術角度,研究飲食並非新事,食物可引發「軟實力」,政府藉此輸出文化,先例屢見不鮮,香港人親身經歷不少,蕭欣浩便反問,過去數年,港人曾追捧過哪些餐廳?珍珠奶茶,來自台灣;喜茶,中國品牌;壽司郎,日本菜式,通通都是「過江龍」。

他說:「香港擅長轉換外來事物,茶餐廳都是這概念,不過要說好本土故事,就先要懂得本土飲食文化。」哪些屬於「港式」餐飲文化呢?「港式奶茶」是例子,還在2014年列入「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」,幕後推手正是餐飲聯會會長黃家和。

港式美食「斷層」

從學術角度,「港式奶茶」是成功的文化輸出案例,因為同一款食物,不同世代各自演譯,例如老一輩會啖出「獅子山精神」,年輕人則喝出文青感覺,而且黃家和會定期舉辦「國際金茶王大賽」,制度化製作及品評,「港式奶茶」在內地大受歡迎。

但港式美食有「斷層」趨勢——需求方面,蕭欣浩分享,本地年輕人愈來愈少飲茶,甚至連點心都不認識,因父母都少飲茶,「飲食文化是食出來的,如果沒有人承傳下去,30年後就再沒有人識」;

供應方面,以往好景令本地餐飲業界不思進取,黃家和直言,「從業員都沒心機鑽研新菜式,多數是打工仔心態,搵錢、養家及交租;相較之下,內地廚師及從業員,真是比較敬業。」身兼中華廚藝學院訓練委員會主席,他不無感慨:「很少後生入行,年長就退休,服務水平及食物質量都下降了!」疫情之下,多間本地傳統老店宣布結業,惡劣情況進一步加劇。

長久以來,香港都標榜自己為「美食之都」,但似乎不受國際認可。聯合國自04年起,接受城市申請「世界美食之都」稱號,歷年曾頒給49個城市,5個來自中國,分別是成都(2010年)、順德(2014年)、澳門(2017年)、揚州(2019年)及准安(2021年),香港榜上無名。

衡量標準是什麼?「相信配合軟性及硬性角度,例如成為米芝蓮餐廳要視乎配套、服務水平、裝潢等,還有餐飲文化精髓。」黃家和補充。

滙聚vs流散

蕭欣浩說:「追溯歷史,二戰是香港飲食文化的轉捩點。」早年,廣州才是「美食天堂」,香港抄廣州,「直至戰後,人流滙聚香港、重新出發,自此潮州菜、客家菜及粵菜扎根本港,還有日本菜(日治時期傳入)及西餐(英殖時代傳入)」。

港式點心便脫離廣東規範,融合外國(如蛋撻)及本地(如鳳爪)元素,海納百川。反觀近年,疫情摧殘經濟,愈來愈多「過江龍」黯然撤走﹝見表﹞,連蔡瀾最喜歡吃的雲吞麵,也有指溫哥華更勝香港。

——節錄自11月號《信報財經月刊》